——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园林专业谢沛事迹材料
眼看再有两个月就毕业了,很多大学生都忙着找工作,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谢沛却挣到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他用温室大棚培育的番茄苗如期交货,净挣8.5万元。
立报国兴农之志 夯实专业基础
谢沛,2009年入党,宁夏固原人,那里常年干旱,农民年人均收入才几百元。2008年他高考时,家乡连续3年干旱,辛苦了一年的父母几乎颗粒无收,看着贫困的家庭和辛苦的父母,他想靠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念头占据了他的心灵。这成为他选择农学专业的初衷和改变自己命运、实现理想的动力。
2008年走进农职院的大门,大学3年里,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刚入校时连普通话都不会的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竞选上班长一职,还担任学院兵兵球协会会长,普通话、心理素质得到了迅速的提高。2008—2009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团干部”,2009—2010学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2008年11月积极的参加了校企(昌吉市新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校实习活动,由于表现突出,何纲老师安排他在基地实习,先后参加了草花培育、薄荷扦插、番茄育苗、盆花的繁殖等项目。在基地实习的过程中掌握了番茄育苗的全过程,并且为自己的社会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3月中旬参加了校企的番茄育苗工作,担任组长,负责记录了番茄幼苗生长状况,掌握了番茄育苗的整个过程。2010年3月——7月在新疆昌吉市滨湖镇番茄育苗基地为期4个月的实习,担任组长,负责育苗的浇水、夜间温度控制工作。在育苗工作结束后,在吴宇鹏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总结和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了《昌吉州番茄育苗技术》论文。2010年7月在军户农场调查了培育番茄长势情况,结果显示番茄育苗有效的预防了倒春寒,比直接播种的番茄提前成熟5—10天,得到农户好评。
点燃创业梦想 培育丰硕成果
2010年10月至11月,谢沛在学院参加了创业培训,熟悉创办企业的整个流程,掌握了创业技能。并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5月4日,在新疆昌吉州首届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上,谢沛展示的创业理想和热情感染了在场观众,并获得大赛一等奖,获得5000元创业资金。
谢沛说:创业培训为我提供系统的创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创办企业的开办率。帮助我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规避风险。帮助我确定是否适合经营企业,让我坚定了创业之路,为我的人生点燃了一盏明灯。
2010年10月,用家人、老师和同学共同筹集的13万元,2010年12月3日建立昌吉市富农番茄育苗基地,基地位于昌吉市滨湖镇三队,现有10坐大棚,适用面积3750平方米。以穴盘基质育苗培育和销售番茄苗为主,订单销售。有石番15号、屯河9号两个品种,其中石番15号250万株、屯河9号100万株,目前可提供1个固定岗位和20个流动岗位,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栽培管理技术服务。今年番茄苗长势喜人,刚刚将番茄苗交货的谢沛,已获得利润85000元。
谢沛的三年规划目标是达到年产550万番茄幼苗,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来吸纳社会人才带动人才就业,从而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给谢沛借了两万元并免费做技术指导的班主任何刚主任说:“谢沛不仅勤学,而且作为班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质让他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知道他要创业,两名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给他凑了4万元。参加此次大赛,谢沛最大的收获还不是5000元大奖,而是找到了投资伙伴,投资伙伴愿意投资20万元。可谢沛说他只要10万元,用来扩建两座大棚,创业也要一点一点来”。
谢沛为何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呢?他说在于学院为他的项目扎根于专业基础提供了土壤,还有专业老师对他给予的技术支持;学院就业办的创业培训点燃了他的创业梦想。当然,谢沛的热情执着和对创业本身浓厚的兴趣,都为他的创业项目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沛是一个优秀的农业经理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
发明五项专利 结缘珍稀苗木
——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现代设施专业李杰事迹材料
目前已申报五项专利,两项专利已授权使用的李杰,两次参加昌吉州、新疆自治区创业大赛,取得佳绩。踏实、热情、头脑灵活的李杰,依托欧李、盐桦等珍稀苗木创业,立志投身于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为新疆荒漠治理、农牧民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梦想有通途 创新无止尽
李杰,男,出生于1989年12月,祖籍河南南阳,1999年全家从河南搬迁到新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居住,来到新疆一无亲人二无土地三无房子,属于一个相当贫困的三无家庭,自2004年至今,父母在阿瓦提县承包种植蔬菜大棚,同时繁殖杨树苗木,李杰在假期参与蔬菜种植及种苗的培育。家里还经营男士皮鞋店。父母的努力并未改变家庭的条件,但是父母却在一天天的变老,李杰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自懂事起李杰就在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激发了李杰自强、自立的个性。通过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后,他豁然开朗,立志通过创业来尽快提高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让父母过上幸福生活,李杰就这样怀揣理想去行动去努力!
2007年一场沙尘暴吹翻了开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让李杰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问号?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善新疆这种土地沙化的状况。
2008年李杰背着行囊,带着让家乡农民致富,把荒漠变为绿洲的梦想来到新农职院,就读于现代设施农业专业。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问题去百度,带着资料去图书管数据库,这就是李杰近几年的学习创新生活,热爱创新的李杰有许多好点子,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目前已申报五项,两项专利已授权使用。
在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下,李杰选择见效快、前景较好的自己发明去申请国家专利,创新能力较强的李杰经常为父母分担家务,在做饭的过程发现,在燃气灶上适当适量的洒水可产生蓝色火焰——少量的水煤气和氢气,最后成功推理出完整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设计出反应装置,同时申请了工业法制氢气及装置的发明型专利。2008年09月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工业法制氢气及装置”的专利申请书并顺利通过初审阶段,2010年申请“无骨架充气塑料膜温室”、“无骨架充气膜帐篷和充气帐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两项发明型专利技术,其中无骨架充气温室大棚具有造价低、易搭易拆、双层膜保温效果好的特点。2011年02月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两项关于生产双层膜设备的专利技术。
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李杰加入到生物科技分院杜艳丰老师《欧李苗木引进及快繁技术研究》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苗木繁育技能上,认真的学习欧李组培、扦插、嫁接等先进的苗木快繁技术,对欧李苗木产生了浓厚兴趣。
执着的创业情 让荒漠变绿洲
2010年3月至4月,李杰在学院参加了创业培训,熟悉了创办企业的整个流程,掌握了创业技能,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2010年8月18日,李杰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大中专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大赛二等奖,获得10000元。2011年5月4日,在昌吉州首届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上,李杰又获得大赛一等奖,获得5000元创业资金。
李杰说创业大赛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学习提高平台。通过比赛,从项目来看,是对自己项目的一个再评估,对目标顾客、市场营销,财务计划,对企业实际运作有了清晰的认识。从个人成长来说,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在项目陈述和回答评委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通过调查,李杰发现欧李苗木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市场尚属空白,在新疆只有个别农户,以欧李为观赏苗木。欧李作为水果、盆景、花卉等功能在内地已经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在内地干旱地区每年以10%的栽种面积增长。并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实地调查后,阿克苏地区农办、农业局、林业局对欧李的特性给予了认可,愿意配合支持欧李特色苗木的推广。在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草原河农场做了推广调查,25%的农户愿意小面积试种特色苗木欧李。
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考察,李杰决定利用珍稀苗木员自己的创业梦想,着手筹建一家以欧李、盐桦等珍稀苗木生产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李杰的创办新疆珍稀苗木基地,目前主要培育耐盐碱耐极端天气(低温)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欧李,及适应大西北气候的新疆珍贵树种盐桦、蓝莓。(欧李:适应干旱盐碱极端低温气候,果肉可食,仁可入药,茎可作饲料和编织材料;果树在绿化美化环境、治理荒山沙漠、防治水土流失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可做新型水果,味道独特,营养丰富,含钙量和营养价值较高。且欧李水果在2006年被选为奥运指定用果!蓝莓:蓝莓的突出特点是喜酸性有机质含量高,且水源充足的土壤条件,北疆及昌吉有大量的适合种植蓝莓的酸性土壤地区。盐桦:适应在盐碱浓度较高土壤中生长,可在盐湖排碱渠等含盐高的地方生长,是目前比较珍贵的新疆树种,公司对该项目正处于培育研究阶段暂不对外销售。)公司与其他花卉苗圃和园林绿化苗圃有质的区别,公司的项目是珍稀水果苗木的研究培育及销售推广,是一个帮助农民致富的路子,是一个在致富同时绿化我们的家园的途径,是一个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新鲜无公害的新产品高价值的企业。公司利用先进的液体扦插生根、组培快繁等技术培育珍稀苗木,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骨架充气温室大棚进行苗木驯化和生长管理。同时在苗木生产空闲时间利用空闲设施和师哥进行合作种植双孢菇及兰花菇,现在已经承包1000㎡的地窖进行种植生产。目前已在出菇,可以增加收益,减轻流动资金的风险。
李杰说:未来比今天更重要; 积极比安稳更重要; 学习比金钱更重要;自己创业圆梦的同时,回报社会。
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李杰必将在自主创业、实践成才的路扬帆远航。
忠实履行职责 爱心倾注牧民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努尔扎提·哈那提别克事迹材料
努尔扎提·哈那提别克,哈萨克族。2005年7月毕业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检疫。2006年12月,报名参加了自治区首批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现在伊犁州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畜牧兽医站育种技术员。
在支农的工作与学习中,牢固树立扎更基层、服务群众的思想,始终坚守岗位,密切联系各族农牧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出诊,现场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无偿上门为贫困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尽自己所能,为农牧民增加收入,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07年,被乡党委、乡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被县畜牧兽医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全县十名参加“三支一扶”活动组成人员中被评为第一名。2009年,自治区推荐评选为全国“三支一扶”先进个人。前往上海参加了全国“三支一扶”表彰大会,受到原人事部的表彰,成为首批“三支一扶”大学生自治区唯一一名获此荣誉的少数民族代表。
一、讲学习,扎扎实实增强自身素质
尽管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动物检疫专业理论学习,但他深知,作为年轻人,要想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做一些事实,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沉下身子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我在积极向老同志虚心学习经验的同时,还主动向兄弟县、乡镇场有经验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学习,并通过阅读报刊杂志上的先进材料,学习掌握动物防疫、畜牧品种改良、牲畜疾病治疗、动物检疫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术知识,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提高。
二、讲服务,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工作中,经常深入农村牧区,为患病的牛羊实施手术治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实施羊剖腹产手术12头;对37头牛进行了临床手术。
2007年2月11日,乔拉克铁热克乡阿克奇队村民哈格尔(回族)畜养的一头优质荷斯坦奶牛难产。当时所在的兽医建议到县城请专家诊治,但难产的奶牛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努尔扎提闻讯后,立刻赶到现场察看,并与畜主商量,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对奶牛实施剖腹产手术,严把清洁、卫生、消毒等环节,4个小时后,这头奶牛顺利产下了一头优质犊牛,保证了孕牛和犊牛的安全,避免了畜主1.5万元的经济损失。
2007年5月1日,农科站村民马果福的五头西门塔尔奶牛误食灭鼠药造成中毒,当时,努尔扎提在20公里外的克孜阔拉村进行冷配工作,接到畜主的电话后,他立即向当地牧民借了一匹马,赶到马果福家中,并在途中与同事联系准备清洗胃液的药品和各种紧急处理所需的针剂。在实施紧急抢救中,由于奶牛中毒较深,他对每头牛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各项指标检测。经过一夜的紧急抢救,五头奶牛终于转危为安,此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为确保奶牛康复,又及时对奶牛进行输液,一直坚持到中午才离开。
2007年5月16日,在他管辖区域以外的萨尔阔布牧场阿斯科尔别克家中的一匹马患肠堵塞。接到电话后,立刻驾驶摩托车赶往牧民家中,在山坡上行驶时无意中摔倒在地,努尔扎提顾不上疼痛,爬起来继续前行,及时赶到了牧民家。检查牧马后,他决定立刻进行手术治疗,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人工整肠胃取得成功。在治疗过程中,他忘记了自己身体的疼痛,晚上回到家后才发现胳膊疼痛难忍,经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骨折,需要住院7天才能工作。但他考虑到还有很多牲畜需要我去治疗,坚决不住院,经过石膏固定后,强忍疼痛,继续到农牧民家上门服务。
此外,2007年六月,农业五村贫困户沙依孜别克家中的一头扶贫牛食道堵塞不能吃草,他经过科学诊断对它进行手术,成功的取出铁丝,在现场观看的群众纷纷赞不绝口。经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他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好评。目前,附近大部分农牧民的牲畜患病就找我治疗,他的治疗技术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已经成为该乡各民族公认的年轻畜牧科技技术员。
努尔扎提到乔拉克铁热克乡畜牧兽医站工作之前,兽医站虽有计算机,但由于缺乏操作人员,致使现代化办公工具成为摆设,报送各类材料只能依靠上级单位或求助他人才能完成。兽医站牲畜品种改良工作档案管理不规范,也始终无法达到上级单位的要求。此外,由于牲畜品种改良技术人员短缺,致使兽医站外出冷配、上门治等工作处于瘫痪状态,看到这种情况,积极运用所学知识,用计算机撰写各种材料和编制各类表格,发挥了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他的努力工作下,畜牧兽医站建立健全了冷配牛档案680份,使档案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2007年2月,伊犁州各县市牛羊鉴定档案现场观摩会在特克斯县召开,乔拉克铁热克乡畜牧兽医站被确定为示范点。
在完成好本乡工作的同时,他还主动到周边6个农牧业村进行牲畜治疗、冷配工作,扩大了上门服务范围,形成了较好的带动作用,有效提高了想畜牧兽医站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现代畜牧业饲养知识,解放农牧民思想,鼓励牧民提高科学放牧意识,增加畜牧业科技知识,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使本地农牧民的科学养殖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三、讲奉献。自筹资金帮扶牧民
2007年3月,根据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结合农村畜牧业养殖状况与各级农牧民的需求,他申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许可,开设一家兽药店,购进农牧村所需优质药品、手术器材等,开设全天24小时电话,及时为各族农牧民排忧解难。同时,鼓励引导本乡的阿热浦江、木恩克力拜、巴依哈力及马泉才、何富贵、马泉亮等40名亲友和农牧民购买改良牛84头。还经常对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鉴定良种奶牛生产性能,积极为农牧民提供信息和无偿服务,引导养殖奶牛户带头进行劣质公牛去势,配合乡畜牧兽医站劣质公牛去势工作组,完成土种牛去势任务917头,鉴定良种牛1650头,良种犊牛291头。
此外,他自筹金购买牛瘤胃取铁器等器材,改善工作条件。我还承包了一个牧区配种站,经常带着15公斤的液氮桶深入6个牧业村,为牧民冷配牛761头,优生率达92%。2007年3月,被聘为3个牧业村冷配站的正式助理技术员,2个村冷配牛主管技术员,得到了受益户与其他牧户的一致好评。
经过近两年的基层锻炼,他受益匪浅,有两点体会。一是高校毕业生应当积极投身到基层艰苦实践中去。基层锻炼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农牧区迫切需要大批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在艰苦实践中经历风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仅是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二是高校毕业生应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心系各族群众,尽快了解基层、熟悉基层、扎根基层,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学习和实践,脚踏实地的做事,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与欢迎。
2009年被自治区推荐评选为全国“三支一扶”先进个人。前往上海参加了全国“三支一扶”表彰大会,受到原人事部的表彰,成为首批“三支一扶”大学生自治区唯一一名获此荣誉的少数民族代表。
努尔扎提·哈那提别克说:2009年7月我参加自治州组织的畜牧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我报考的职位就是我现在服务的岗位,最终以笔试和面试第一的成绩,在12月份被正式聘用。在我生活和工作的这片热土上,留下来太多回忆。虽然我服务时间不长,也没有做太多的工作,但是党和政府给了我荣誉,也给了我机遇。今后,我将在我热爱的兽医畜牧工作中持之以恒的为农牧民、为畜牧业服务,回报党和政府的关心、农牧民群众的期望。
转变思想 抓住机遇
——记新疆昌盛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人冯玉龙
冯玉龙,2002届毕业于种子专业。来自昌吉市三工镇,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作物新品种的生产、繁育有着更加特殊的偏爱。
凭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扎实专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未毕业便被昌吉市种子公司聘用。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冯玉龙同学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更加勤奋的钻研业务知识和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创办自己的公司,实践人生的最大价值。
在种子行业摸爬滚打了七年之后,2009年8月与其他四位志同道合的创业者投资500余万元在昌吉成立了新疆昌盛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宗旨,在做好种子销售的同时,还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受到农民的好评,公司的业绩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公司投入260余万元,购买了30亩地进行种子加工销售的厂房建设;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1万余亩,成为乌昌地区重要的玉米良种生产企业。面对压力,懦弱者必将倒下,坚强者定会将压力变成无限的动力,压力越大动力也会愈加强劲,成绩就会更辉煌。冯玉龙就是这样一位强者。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是毕业生回访过程中冯玉龙对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
勇于拼搏,让青春闪光
——记西地镇养鸡场创办人唐建忠
唐建忠,2007年毕业于畜牧兽医专业,为积累经验,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先后在六工兽医站、昌吉华新牛场、石河子鸿新鸡场、阜康鸡场打工。3年的工作经历为他以后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他告别打工的生涯,自己回家乡创业,在西地镇旱沟六组投资了60多万建立了800平米的养鸡场,主要以蛋鸡和脱温鸡为主。年饲养蛋鸡1万只,脱温鸡5万只。
养鸡,对他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必须从头学起。为了能够全面准确掌握蛋鸡和脱温鸡饲养技术,他除了购买《蛋鸡养殖知识》、《养鸡技术大全》等养鸡专业书籍钻研外,还虚心拜师学习养鸡技术和管理经验。从第一批1万只鸡苗购进后,他就没离开过鸡舍,苗鸡防疫,他亲自干;打扫鸡粪,他与工人一起干;粉碎饲料,他与工人一起做。唐建忠获得了成功,村民们不再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回乡大学生冷嘲热讽了,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闻的赞扬声和夸奖声。面对成功,唐建忠没有浅尝辄止,自我陶醉,这只是他人生的第一步,他眼前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他还在谋划更大的创业项目,计划在2011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投资150万元,建两栋2万只鸡的鸡舍,争取在奇台县做大做强,打造在奇台县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先锋养殖基地。
在谈到自己的创业体会和今后的打算时,唐建忠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自己也考虑过考入机关和进工厂当一名工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但是那个门毕竟很小,千万人都往里面拥挤也不现实,最终自己还是选择了回家乡自主创业。在这几年中,我经历了很多生活坎坷,困难磨练了我的毅力,我感到了充实和快乐。因为我努力了,拼搏了,成功了,付出了,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行动见证“我能、我行、我会成功”。
培育优良苗木,丰富新疆绿化树种
——记呼图壁县志国苗木花卉苗圃创办人蒋志国
蒋志国,2002年7月毕业于园林工程专业。2004年筹集了4万元钱,在南山租了两个温室,主要进行草花的育苗。但是事情并非自己想的那么一帆风顺,2004-2005年从事草花育苗的单位太多,导致2004年草花的价格跌至0.25元/盆,坚持了一年半,4万元只剩下了1.5万元。有点心灰意冷,回到了呼图壁的家中成了家。2005在家经营苗圃,先从自己家里的40亩地开始做起,成立了呼图壁县治国花卉苗圃。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做一些乌昌地区常见的苗木及花卉,如杨树、白蜡、白榆等,而且苗子都是从外地引进。跌跌碰碰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有180亩地的综合性苗圃,共有园林植物30多个品种,固定资产达到70万。
2007年对苗木经营和培育不断探索,发现有些苗木自己育苗成本低、效益高。因此,开始了杨柳树的扦插育苗,白榆、白蜡、紫穗槐等的播种育苗,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信誉逐渐在乌鲁木齐和昌吉州建立起来,很多园林公司和林业部门都会到治国花卉苗圃来采购园林苗木。由此也给他带来了荣誉,他于2007年获得“呼图壁县林场优秀纳税人”称号;2009年获得“呼图壁县十大创业青年”称号。目前他打算引进优良苗木及花卉品种,丰富新疆绿化树种的市场,同时提高苗木育苗的技术含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