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辅导员风采 辅导员工作室 正文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

作者:学生工作处时间:2017-01-12点击数: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

[编者按]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和谐校园,现将相关内容汇编印发,请各院(系)学工组认真组织学习,深入领会“八荣八耻”内容实质,积极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力求实效。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

教党[200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党组决定,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活动。现将有关工作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大意义,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党委一定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放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深入推进中发[2004]8号和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和效果。

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要在中小学其他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课程以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有关专业课、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在青少年学生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要通过中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教育和主题夏令营活动,以及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三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对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是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要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各地区、各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大、中、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结合起来,做到高校和中小学教育区分层次、整体衔接,既要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也要教会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防止“一刀切”、笼统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五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师德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要严格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和任用,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要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

一是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兴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热潮。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要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讨论。领导干部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做学习的表率和模范。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橱窗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经验和体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感动社会。

二是要研究制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规划和措施。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要在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体现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要继承和发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开辟新途径。

三是要加强工作研究,不断推动和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历史、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及其重要意义和作用等方面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探索,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要围绕当前一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是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合力。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组织的协调、沟通与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努力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总结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我部。

二○○六年三月十二日

中宣部等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作安排部署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讯 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发出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通知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要开辟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出一批理论文章,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街道社区、乡村集市、公园广场、车站机场、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要设立标语牌、设置公益广告。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通知要求,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党政机关要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学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企业要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龙头,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等活动,培养新型农民。城市社区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等活动,促进邻里和睦、人际和谐。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

通知要求,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宣传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新闻、出版、文艺、体育、教育、科技等各类评奖,都要把“八荣八耻”作为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帮助人们抵制假恶丑。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依靠群众,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开展多种形式道德评议活动。一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切道德实践活动,一切社会行为规范,都要体现“八荣八耻”的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通知强调,各级宣传部、文明办要把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摆上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具体事情抓起,着力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按照“三贴近”要求,针对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群众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改进创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宣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18日 第一版)

中组部通知要求贯彻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精神

新华网北京3月19日电 中央组织部日前发出通知指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深入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紧迫感,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基础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通知强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对于教育广大干部、党员以及组工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知指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切实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实到组织工作中去。一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目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八荣八耻”,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查找在党性党风、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在深入整改上下功夫;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完成有关制度规范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二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组织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规划和措施。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深入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各级党校、干部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之中,切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脑入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章紧密结合,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学在前面、做在前面,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表率,同时,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积极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三是要把践行“八荣八耻”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在今明两年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考察了解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把践行“八荣八耻”的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通知要求,广大组工干部要努力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践行组织部门职业道德规范紧密结合,与继承和发扬组织部门优良传统紧密结合,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使“八荣八耻”成为广大组工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广大组工干部要认清自己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切实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努力作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刘云山强调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基本要求

——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17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强调,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刘云山指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刘云山指出,要在营造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上下功夫,大力宣传、广泛普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引导人们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八荣八耻”导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八荣八耻”要求,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刘云山强调,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具体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要求真务实、改进创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在本职岗位上贯彻党的宗旨、当好人民公仆,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严格要求,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

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科院、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委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负责同志在会上发了言。座谈会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吉炳轩主持。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18日 第四版)

教育部部长周济:八荣八耻要引入课堂

北京晨报讯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突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昨天,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参加“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座谈会时强调,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结合起来。

昨天,北京市大、中、小学的教师和学校领导代表、长期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由教育部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召开的座谈会。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指出,要让广大师生了解“八荣八耻”的内容,有关部门正在制作条幅,让它走进课堂,成为学生新的座右铭,还要创作琅琅上口的童谣,让它广泛流传。

周强:要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新华网杭州3月27日电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在27日此间召开的全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上强调,各级团组织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广大青少年生动的道德实践,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使美好的思想道德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周强表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我们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周强强调,要组织广大青少年深刻领会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切实掌握“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要在全社会和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何以为荣、何以为耻的正确观念在青少年中深入人心,成为自觉的行动。广大团干部要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八荣八耻”,为青少年作出表率。

另悉,全国少工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教育引导亿万少先队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慎明: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

2006-3-20 光明日报

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及其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和新阐发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又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和新阐发,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把握: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上述四条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无上光荣和最大幸福。“以崇尚科学为荣”里所讲的科学,是指包括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团结互助作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国的近现代史反复证明,只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国家和民族才会拥有光明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会有无比广阔的前景。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突出体现为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其中也蕴含有中华民族优秀伦理文化的基本内容。“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直接传承,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上述四条主要是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道德失范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不仅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细化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应该发挥先锋和表率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后者对前者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我们在坚持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应的反作用。汲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必须牢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与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我们也必须明确和高度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确立了与我国现实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更需要特别重视和充分发挥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此来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基础不受侵害和稳固如山,以此来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充分实现并不断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应该通过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道德力量规范市场经济的功能,从而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确保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使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逐步完善,让市场经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界有义务、有责任为党和国家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公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内部,我们有必要通过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真学习,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努力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优良文风、学风和作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华社:

全面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观念,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无穷力量。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位公民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劳动者和服务者;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又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主人翁的地位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服务他人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公民,都要牢固树立人民的观念,时刻牢记和躬行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化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世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无一例外地都是由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所带动的。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我国越是向前发展,越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光荣,文化长久。劳动既是公民生存的手段,也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求每一个公民要坚持勤奋学习,英勇劳动,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多做贡献。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团结互助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团结互助,就是要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同心同德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在不同意见面前,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在困难面前,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荣誉面前,要相互谦让,他人为先出现了失误和挫折,要勇于内省,敢于承担。要提倡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促进社会安定和事业发展。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也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来引导。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摩擦,降低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构建和谐社会,个人需要诚信,集体、社会需要诚信,国家更需要诚信。只有人人讲诚信,取信于他人,给他人以信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法治和责任理念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遵纪守法,就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还要树立党章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纪。要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每一位公民,都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循,全面遵循。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特约评论员)

《人民日报》社论: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展开,随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我们深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人民日报》社论:

一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话题

——二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汲取传统的精华,才拥有牢固的根基;反映时代的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风尚。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八荣八耻”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自身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效益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八荣八耻”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鲜明的是非、善恶界限。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八荣八耻”展现了现代社会的特性。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八荣八耻”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八荣八耻”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八荣八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就能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站在时代前列,领引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

《人民日报》社论:

一条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

——三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清晰、明确的是非界限是一个民族正气盎然、精神奋发的标志。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论述,切中时弊,掷地有声,对于我们分清荣辱是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荣辱观,评价荣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对荣辱的判断标准理当一致。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在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荣与辱的界限是清晰的,广大人民群众褒奖“八荣”并身体力行,贬斥“八耻”并自觉抵制。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

比如,不以荣为荣。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如此等等。

再比如,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更有甚者,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旧的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旧的生活方式裹着新的包装粉墨登场。在中央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情况下,有的领导干部依然我行我素,以享有特权为荣,动则前呼后拥,食则挥霍无度,为官与民争利,用人结伙营私。更为严重的是,在个别地方和部门,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抵制。

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而以耻为荣,是荣辱观缺失乃至颠倒的表现。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市场活动的消极因素,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些人经受不住,或甘受驱使,人生观扭曲了,价值观错位了,心底的道德防线溃退了。

分清荣辱观上的是非,任务十分紧迫繁重。对那些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的事情,需要我们把全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让扎根内心的崇高道德约束外在的行动,让人们不愿为、不想为;需要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扬荣抑耻的良好氛围,让人们不耻为、不屑为;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让人们不能为、不敢为。如此多管齐下,相互促进,方能形成良性循环,匡正社会风气。

观念的变革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澄清了荣辱观上的错误认识,确立了是非的明确界限。“荣”是积极奋进的目标,“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整个社会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涵养我们民族的文化底气,打造我们国家的精神基石。

《人民日报》社论:

一项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

——四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未来。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为之献身的事业,最后都要交给我们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领悟着胡锦涛同志关于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刻含义。

世界上无论大事业还是小事情,都要靠人做。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事情做不好,可以从头来。人做不好,很难重新来。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蓬勃发展,一件根本性的大事,就是要教育青少年一代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他们从学会做人做起,学会做事,成就伟业。

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整个社会“言教”,更需要整个社会“身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这是老师说的”,“老师要我们这样”,“老师不准我们这样”。在少年儿童眼里,老师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师的教导是神圣的,老师的话是他们辨是非、分荣辱的标准。在广大青少年眼里,老师往往是他们做人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培养青少年成长中肩负的光荣责任,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的实际,针对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建设的实际,用富有创造性的鲜活形式,将“八荣八耻”引进课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广大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行育人,以德化人,不能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义愤填膺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下讲台却对各种不正之风熟视无睹甚至迎合追逐。

父母要为子楷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更多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事事处处都在点点滴滴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望子成龙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不会有多大说服力和影响力。

社会是更大的课堂。今天,生活在信息时代、受到各种文化影响的孩子,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活跃,他们以各种方式更早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成年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无不成为他们做事的参考、做人的参照。为孩子们我们需要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为未来我们需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我们的社会中,只有荣辱有鲜明的观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恶有明确的区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知荣明辱,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培养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他们成为改革建设事业的栋梁。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召唤着更为优秀的建设者;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依赖于奋发有为的年轻一代。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的责任,通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接班人。

我们承续着前人的事业,我们的事业寄希望于今天的年轻人。

光明日报:

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央视国际(2006年03月21日)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讨论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着眼于全局、站在战略的高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首次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崭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共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全面系统、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必将对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挥方向引领和重大指导作用,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牢固树立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崭新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更是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长期而又紧迫的重大任务。

第一,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要求,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丰富内容。要通过教育和实践,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对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第二,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体现着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特别是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来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检视自己的言行,就显得尤为紧要和非同寻常。要通过教育和实践,努力帮助和积极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

第三,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全过程,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牵引着人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行为。要通过教育和实践,帮助和引导人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洪流,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第四,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生动地表达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特征,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具有增进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推动民族发展的强大功能。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要通过教育和实践,帮助和引导人们不断增强精神力量,激发创造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五,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要通过教育和实践,帮助人们深刻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轨道上,表达和实施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共同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六,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引导人们为人处世、进德修业,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至关重要。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细胞和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和灵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抑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保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切思想舆论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的导向,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绝不能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整个社会风气建设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等方面对公民思想道德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建设作用。要通过教育和实践,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推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倡导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成为人民群众普遍遵守的规范,成为人民群众自觉的追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本报评论员 来源:光明日报

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公忠体国、为生民立命的志士仁人,多少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多少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苍苍蒸民,都成为古老传统的化身!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时代精神的每一次凝聚和升华都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次胜利。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牛玉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时代精神的号角响彻我们的社会,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如何观察身外的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过往的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社会主义公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德修业,这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民。在现代化之路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目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当此之时,一定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光明日报:

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光明日报北京3月14日电 在日前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联合召开的“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座谈会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与会者当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来讲,从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尤其重要。”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说。“胡总书记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非常鲜明而又具体的教育内容和要达到的教育标准。”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说。“‘八荣八耻’荣辱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所有孩子的头脑中扎下根。”北京中关村三小教师王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教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研究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说。“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更加深刻地感到‘八荣八耻’荣辱观提出的及时与必要,也让我们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感到责任重大。”北京陈经纶中学德育特级教师王苹说。“‘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不管从社会舆论上,还是从社会风气上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北京小学副校长高玉丽说。“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说。

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要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切实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切实提高教育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在师德建设中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他强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统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并组织实施。他说,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教育系统要自觉地担当起这一光荣任务,不仅要学习领会好,更要贯彻落实好。

(来源:光明日报 2006年3月15日第四版)

教育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讨会发言摘登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

北京大学 赵存生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优良素质和风气的形成提出的要求和标准,它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人民为本,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揭示了党的核心价值取向,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发展的目的、意义,发展的主体、动力,发展的结果和检验发展的标准等等。也就是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那么,实现科学发展对发展的主体亦即人民自身有没有什么要求呢?当然有,这就是要求发展的主体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明是非,辨真假,分善恶,知美丑,以尊荣恶耻、近荣远耻为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由这种素质外化而成的言行风貌。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立德立人,实现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并且通过个体的道德建设和发展,积极影响、促进群体的道德建设和发展;第二是从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增进整个社会优良风尚的角度来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扶正祛邪,奖优罚劣,尊荣抑耻,以形成同树立合落实科学发展规律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尚。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要重点抓好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另一部分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这是因为,前者集中了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并且处在掌权执政的地位,因而成为人民群众关注和仿效的对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对于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后者则代表着党和国家的未来,人民对其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总之,只要坚持以人为本求发展,而人民这个发展的主体,其思想道德素质又是在不断提高着的,这样的发展就大有希望。

研究思想道德教育规律,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刘书林

在历史上,每一个阶级和社会集团、每一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新时期社会风尚和道德建设的实际,总结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适时提出的一个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断。它廓清了20多年来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失范”现象,立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情况,抓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鲜明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导向,提供了道德评价和人生评价的标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观念和情感,受到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导。因此,思想教育者的基本任务就是在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下,重视情感的力量,并且不断地把人们的情感层面的社会意识,提升到理性的思想观念的层面,以取得恒久支配道德行为的力量。所以,既要重视贴近人们情感的教育,又要重视思想理论的教育,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也是这样,也有一个从情感到观念的提升过程。荣辱感,也就是对社会评价中的褒奖、赞誉与否定、谴责的正确的感受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对于荣辱内涵、荣辱标准、荣辱关系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荣辱观也是通过社会舆论、传播媒介、社会风俗等途径进行评价的。从荣辱观角度进行的评价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第一,它立足于知耻心和道德良心,具有较强的内省和制约力量;第二,在荣辱两极的对立中,促进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作为社会主流的道德评价标准具有历史公断性。由于荣辱观具有这样的评价特点,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的约束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产生“吾日三省吾身”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力量。

八荣八耻的思想价值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张澍军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罪恶的深渊;一个社会,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一个人,如果荣耻倒置,就会导致颓废、堕落直至自我毁灭。因此,正确的或者进步的荣辱观,向来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或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是善良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

“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肯定了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基础的是非观念,反对各种颓废、消极、落后的观念和行为,这就要求,必须克服相对主义的“公理婆理”式的真理观念,澄明认知理论上的思想混乱。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等等,这些社会生活观念的是非,是泾渭分明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却荣辱倒置呢?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对某些理论的曲解,对某些理论的误解以及某些理论的过渡膨胀。比如,对真理相对性的曲解。真理的相对性是指认识的真理性的有条件性,但它并不否认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的客观性。而有些相关思想认识则过渡夸大这种相对性,甚至与“双赢”、“多赢”相比附,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式的相对主义。这就易于为模糊荣耻界限制造“口实”或根据。又如,对于生活方式多样性的某些误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是说人们现实的生活方式没有优劣之分、美丑之别,而某些相关思想认识则以人的绝对自由为依据,片面强调“每个人各有各的活法”,这就易于为一些颓废落后行为打开方便之门,甚至成为荣辱倒置的“辩护词”。再如,主体性思想观点在某些人中的过度膨胀。本来,主体性理论在于阐释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自我意识、自觉意识、自我意识在实践和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人的主体性同样是主动与受动,条件性与自觉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然而在某些不当阐释中,人的主体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在实践和认识中逐步生成的;它只能为人们所发掘,是绝对自由的,它非但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反而如何规范都会成为主体性发挥所要克服的障碍。因此,道德失犯、价值失据、认知失真,是这种主体性过渡膨胀的必然结论,这就易于导致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是非观念陷入混乱,并釜底抽薪式的导致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荣辱观念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值得认真对待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成才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罗洪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校大学生的荣辱观如果按照科学的程度来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层次高的是少数;中间层次的是多数;层次低的也是少数。总的来讲,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不仅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而且正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从大学生的数量和他们未来的重要作用看,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是,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在对待祖国、人民这样一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非常神圣而崇高的观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淡漠了。他们对个人利益想得多,而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却想得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有个别的学生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害怕吃苦,不愿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学生,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对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不起精神,整天在校园无所事事,白白消磨时光,有的连自己的学业都无法完成。在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妨碍到他们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大学生未来地位的特殊性和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听英雄模范作报告等方式,加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的教育。用科学的荣辱观理论武装他们,用先进人物在科学荣辱观指导下表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引导他们,用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他们。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实现青年的远大理想,才能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上一篇:成功宝典
下一篇:成功宝典

学生工作处联系电话:0994--2702663  2702920